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学者应邀参加首届中国家祠文化论坛

发布者: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发布时间:2016-07-14浏览次数:55

  2016年7月7­­-10日,以“弘扬中国家祠文化,共建民族团结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家祠文化论坛在贵州省天柱县隆重举行。论坛由天柱县人民政府、凯里学院等联合主办,来自国家民委、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西南大学、吉首大学、贵州大学,以及美国、新加坡等地120余名专家,就中国宗祠文化的社会价值、祠堂文化的当代价值、族规族约、祭祖空间、家族民俗、姓氏堂号文化、族谱家教文化、天柱家祠的形成与发展等进行了研讨。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林芊教授、马国君教授、栾成斌博士、硕士研究生张泽宇提交会议论文、参加论坛研讨并进行大会交流。

  林芊教授向论坛提交“锦屏县文斗寨姜氏宗族摭论”一文。认为,除家谱以及碑刻等记录宗族发展史信息的文字资料外,“清水江文书”中的相关信息对于了解宗族史也是一个很丰富的资料库。梳理出文书中存在的许多宗族信息,不仅有益于对“文斗寨”林业生产尤其是所涉及到的林地所有权(股)形式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补充现有“文斗寨”宗族研究中许多不太清晰的知识。第一,文书进一步明晰了乾隆时代以来“文斗”姜氏宗族的分布。第二,文书可以补充过去史料不足、未能充分说明的历史细节。第三,文书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宗族诞生的原生过程。其中,以姜春黎姜氏宗族最为典型。
  马国君教授提交“清水江流域家祠概况及其功能探微”一文并参加论坛讨论。该文从民族文化发生角度,对清水江流域家祠的发生与发展、特点与功能诸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开发研究家祠文化存在的不足。认为,目前清水江流域遗存的家祠群,是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的集群。加强其研究,可以对贵州省家祠遗址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发挥积极作用。 

   栾成斌博士提交“明清家祠制度与边疆民众国家认同”的会议论文并发言交流。提出,家祠的民间化浪潮始于嘉靖年间的礼制改革。这一改革的出现,除却经济文化发展的社会要求,也有着营造社会舆论以支持朝堂之上政治斗争的人为因素。清代为寻求治域内民众普遍的国家认同,继续鼓励提倡嘉靖以来家祠的民间化。概括而言,家祠修建运营的功用,有“公益性的求稳定”与“功利性的寻发展”两个方面。明清伴随西南区域的改土归流,为寻求文化认同进而达到国家认同的路径,中央王朝十分注重包括家祠在内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边疆民众出于各种考量也往往主动认同。需要指出的是,民众基于自发的文化认同进而达成国家认同所实现的向心力,远比明清基于功利性统治策略而构建的强制认同,具有更为久远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中国古代史2014级硕士研究生张泽宇提交“明清时期清水江地区的宗族建构与社会变迁——以厦寨罗氏宗族为例”一文。认为,明清时期,清水江地区被纳入王朝国家体系之内。地方社会在通过科举获得国家所赋予的政治资源后,逐渐建构起以宋明理学为模式的宗族组织,并以此为平台在乡村社会中推广儒家礼仪以重建乡里秩序。在此过程中,国家进入到了地方社会之内,而士绅与宗族也成为了国家架构下基层权力的重要延伸与补充。天柱县厦寨罗氏宗族从明末清初开始的自我建构,折射出的正是国家、士绅、宗族、民众之间的多元互动,反映出了边疆社会融入到王朝权力体系之下的历史变迁。
    学术研讨中,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研究中国家祠文化,讲好家祠故事,有助于弘扬和保护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认同感,进而可以推动我省清水江流域家祠群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让宗祠文化遗产“活”起来。 

  会议期间,鉴于天柱县是西南地区家祠最为集中的地区,有家祠120多座并各具特色,保存较完整的50余座,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座、省级2座、州级19座、县级27座,与会专家还实地考察了天柱县较为典型的远口杨氏宗祠、吴氏总祠、坌处三门塘刘氏宗祠、太原祠,参加了“首届天柱家祠文化节暨第三届中华家谱节晒谱大会”,切身感受到了天柱家祠文化的浓郁魅力。

 

图文: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