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晚19点,由贵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贵州大学阳明学院共同承办的第394期“贵州大学文科讲坛”在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统编孟宪清研究员主讲“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看马克思哲学的二重性”。
本次讲座为贵州大学2017年文科讲坛第18期暨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贵山论坛”第111期,由《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方英敏教授主持。方英敏代表论坛主办与承办方,对孟宪清研究员主讲论坛表示敬意和感谢,介绍了孟先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学术成果和此次讲座的主题。《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编辑张瑞臣先生,贵州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龚晓康教授,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连顺教授、王进副教授、郭晓林副教授、宋君修副教授,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院长张清教授以及罗同兵副教授、栾成斌博士,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大学阳明学院等百余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后,孟宪清研究员首先从中国古代哲学、印度哲学以及西方哲学的人文关怀、终极关怀传统视野引入,概括了东西方哲学发展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人文终极关怀与形上理性思辨的价值内涵与现代借鉴意义。随后,他从现代社会中科学与哲学的基本区别与联系出发,深入分析马克思哲学二重性的主要表现。
在西方传统思想中,科学的含义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近代以前,甚至在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如康德那里,科学是与经验相对应的,是指体系化的反映事物本质的理论。经验,则是一种基于认知而形成的表面和散乱的感觉似的感知积累。
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中,科学以对事实的认知为基础,是一种理性的分析;而哲学以人性与人格、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终极关怀为基础和取向,以思辨的方式来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哲学及其它人文学科以价值理性为导向,体现出哲学与人文思考的反思性、思辨性。因此,哲学被看作“科学之王”,也就是说科学包含着哲学。哲学是比一般科学更为基础也更为高级的东西。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开始逐渐形成了一种逻辑化的思辨。英国哲学家笛卡尔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体现为一种理性的思考。哲学家康德则进一步把英国的经验主义与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相结合。
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是典型的欧陆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马克思哲学更多地来源于康德的哲学传统,既继承了康德哲学的理性与批判精神,又更好地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它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相比,既有类似之处,又强调反思与批判。
马克思哲学的二重性,就在于其深厚的终极关怀精神和彻底的反思性与批判性。同时,由于其产生于科学与理性不断发展的时代,马克思哲学从而也就带有强烈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这两个方面在马克思那里并非处于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持的关系。正是马克思哲学产生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我们今天对马克思哲学推陈出新的重要机缘。只有透彻了解这种二重性,我们才能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并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性转化。在哲学本质特征问题上,人文精神与终极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马克思哲学关联中西哲学价值观的重要内在纽带。
在互动环节中,孟先生鼓励在场的同学们相互交流,不仅单向向主讲人提问,还鼓励现场各位同学之间开展讨论。与会老师及听讲同学们与孟先生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哲学论文写作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互动和交流。现场师生踊跃参与讨论,气氛热烈,互动紧密。
孟宪清研究员为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统编。在北京大学学报、云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重建现代实践哲学——兼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当代意义》、《解构及其超越——德里达哲学新探》,著有散文集和杂文集两部《困苦人生》、《不死的精神》。
文: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办公室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王佳曦 图:张洪 洪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