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举行“漫谈竹枝词的史料价值”学术讲座

发布者: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发布时间:2021-12-01浏览次数:682

20211130日晚,为进一步推进历史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积极提升我院本科生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和大力促进我校“新文科”建设,由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主办、东方思想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学院团委学生会承办的“漫谈竹枝词的史料价值”学术讲座于学院201会议室成功举行。主讲人系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研究院院长严奇岩教授,他在西南民族文化史和区域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用力颇深,成果显著,长时期关注云贵地区历代竹枝词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并公开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讲座由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副院长黄诚教授主持,贵州省核心专家、黔灵学者、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院长杨军昌教授,学院张明副教授、栾成斌博士、张洪滨博士、耿忠耀博士等教师代表与学院本科、研究生代表40余人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围绕“何为竹枝词”、“竹枝词的特点”、“竹枝词与传统官方文献的区别”、“竹枝词的史料价值”四个方面展开,重点落在“竹枝词的史料价值”上。严奇岩教授介绍认为,竹枝词的主题经历了从早期以乡村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为主转移到以描写地方风物、风俗为主的题材内容历史转变,尤其是后者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竹枝词具有地域性、生动性、详实性、宽广性和原始性等特点,能够弥补传统官方文献只注重城市及周边、只注重上层社会、只注重重大事件与精英人物的缺陷,具有重要的补史、证史作用,受到了如王子今、王振忠、王笛等史学研究专家的关注,但目前仍欠缺乏史学界的广泛重视与高度关注。

随后,严奇岩教授列举了描写清末贵州民众生活世界中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探索分析了与苗族人民擅舞与打扮、部分少数民族生活用水困难、云贵地区戏曲种类题材、黔中地区刺梨酒酿造状况等相关的竹枝词,一一分析蕴含于其中的历史信息、社会信息与人文信息,总结出竹枝词具有以“俗”补“雅”、以“下”(民间、民众)补“上”(官方、精英)、以“边缘”(地域边缘、性别边缘、民族边缘)补“核心”的重大史料价值。在场学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积极向严奇岩教授请教相关问题,师生进行交流互动,讲座氛围十分热烈。


(严奇岩教授讲座中)

 

 


(学院学生请教严奇岩教授)

 

副院长黄诚教授感谢严奇岩教授的精彩分享,他认为严奇岩教授能关注到学界忽略竹枝词的“以词证史”的史料价值,并善于从竹枝词中分析、总结、研究重要学术问题这种独到的学术眼光与长期致力于竹枝词研究的探究精神令人赞叹。他总结指出,具有地域性与原始性的竹枝词资料折射出民众多维度的生活世界,并开拓了以竹枝词研究饮食与服饰文化的新视野与新领域,体现了本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多维度展示了民族融合的历史文化进程;认为竹枝词是学界研究民族地区区域史、社会史、文化史和生活史的重要史料。此外,黄诚教授鼓励学生们要注意学习和重视严奇岩教授治学的方法,尤其强调了严教授在研究竹枝词用到的文史互证、文史互通和以诗证史的方法论十分重要,并表示爬梳史料以“词”补史、考镜源流等方法都是同学们今后在学习与写作过程值得借鉴的方法论。

讲座结束后,黄诚教授为严奇岩教授颁发了东方思想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聘书。


(黄诚教授为严奇岩教授颁发聘书)

 

本次学术讲座进一步加深了我院学生对竹枝词的认识与理解,拓展了学生学习、写作的思想视野与取材途径,增加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竹枝词的学术兴趣,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院教学教研改革的高质量发展。 (文:黄书   摄:邓露琴、郭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