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由贵州省宗教学会举办的“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全省40余位学者代表出席会议并参加学术交流研讨。
省宗教学会长、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连顺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作主旨发言,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传达,尤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三大队伍建设”问题作了认真讲解,张连顺会长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三大队伍建设”尤其是“关于宗教学研究队伍”建设的阐释为宗教学会未来的具体工作以及宗教学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指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到学会的各项具体工作之中。
大会主题发言阶段,省宗教学会副会长、贵州财经大学王蓉副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周永健教授,原铜仁地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刘先和先生,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秘书长桂希江,贵州省天主教爱国会主席盛中平,贵州省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宴林斌等论文作者,分别就宗教对话交融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贵州中西部地区佛教现状调查、以虚云大师为旗帜抓好佛教人才建设、贵州伊斯兰教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研究、贵州天主教教堂建筑艺术在中国化中的话语权、教堂暨课堂——论基督教中国化在贵州实践及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我院副院长黄诚教授、张明副教授、尤小菊副教授、栾成斌副教授出席会议并参加学术交流研讨。
张明副教授提交论文《试论道教在梵净山地区的本地化》并作会议主旨发言,发言从中国历史上三教融合、道教传入梵净山路线、道教在梵净山的本地化三个方面展开,全面和系统探究了宗教的中国化问题,提出“儒、释、道三教在梵净山地区的传播和融合,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教化作用,促进了民风的转变和社会的稳定”,强调了宗教在梵净山区域的本土化历程及其具有的历史文化意义。
黄诚教授提交题为《清水江流域的宗教信仰与社会文化生活初探》论文并作交流发言,他从清水江流域宗教文化的原始生境、宗教文化传播与清水江流域民众信仰世界、区域文化的互联互通与大小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国家经营西南的战略与宗教文化治边的历史功用等方面展开阐述,并以大的历史格局与研究视野指出了清水江流域文明是南方长江支系文明的重要组成,强调了其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同时他认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于宗教中华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化和中国特色化的中国式的教化或教育方向,尤其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宗教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
贵州省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纳光舜作研讨会总结,从贵州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研究、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研究、宗教对话研究、调查研究和佛教研究综述四个方面总结了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并就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特点、亮点与论文需要提高之处进行了精到的点评。(图/文:栾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