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山沅水 黔使湘行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2020级本科生赴长沙、韶山开展教学实习活动
发布时间: 2024-04-07 作者:

  为推动本科生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文物考古教学实习活动,此次实习地点为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市,时间为319日至23日。此次活动的主题为“贵山沅水,黔使湘行”,共有3位指导教师和422020级历史学本科生参加。

  319日,实习学生在查飞能、阳举伟和张洪滨三位教师的带领下,前往湖南长沙市开展专业实习环节。出发前,学院组织全年级学生召开了实习动员培训会,针对本次毕业实习的出行、住宿、参观及学习交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本次实习活动的组织安排、行程规划、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划。

     492a82596e940cc1f17521f32b9a437

                  实习团队到达湖南省长沙市


  320日早上7点,参加实习活动的42名同学和3位带队老师乘Z150次列车到达长沙,入住长沙车站路宾馆。同日早晨8点,因天心阁正在进行维修暂停开放,在张洪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共45人前往太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参观考察。太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也是湖湘文化发源地与辛亥革命首应地,老街内有贾谊故居、有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及长沙县衙旧址等历史建筑。在考察期间,3位老师与同学们就长沙古城历史、辛亥革命历程和古建筑的保护等多个方面展开了交流讨论。

e30e10caaa4e1a01752232270524b14

           实习团队在长沙市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


   20日下午13点,在经过一个小时的休整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前往橘子洲区域进行考察学习。橘子洲头有着许多处近代古建筑,包括寺庙、楼阁、海关遗址、近代名人故居等,是晚清民国时期长沙由开埠走向繁荣的历史见证,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地方。在游览过程中,同学们看着湘江浪涌,感受着春日沁人的阳光,不禁令人想起毛泽东同志当年在此挥笔写下的《沁园春·长沙》,不禁感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热情。

   321日上午7点,实习团队一起搭乘大巴车前往韶山。在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后,抵达了本日考察实习的第一站——刘少奇故居(花明楼景区)。刘少奇故居,坐落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村,据记载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于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8113日由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午2点,全体师生抵达毛泽东同志故居。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建于中华民国初年,为南方农宅形式。整体建筑坐南偏东,土木结构,泥砖墙,青瓦顶,一明二次二梢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二间,后有天井、杂屋,共13间半,建筑面积223平方米。毛泽东故居标识系统由美景创意规划设计,方案设计简洁大气,以麻绳做局部装饰,体现自然古朴独特风格。另外,结合景区文化特色,营造红色旅游视觉体验,将标识牌与历史人文有效融合,展现差异化的景区文化背景。同学们通过对故居及景区的整体游览考察,不仅见识了毛泽东同志的生长环境,更对近代湘南地区的农村社会发展历程有了全新的认知。

9bac90a1eb4152b0c93fc5c5929c0ef

                   实习团队在刘少奇铜像前合影


e891bff21785792db5ffd095a8056b4

               实习团队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前合影


   322日上午,师生共同前往湖南博物院参观考察。湖南博物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7万平方米,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3位老师以及全体同学在馆内指示牌的引领下,分别参观了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和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前者向同学们展示了湖南的历史与文化,解读了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轮廓,后者则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工作中出土的重量级文物。在参观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将所学知识与陈列文物相结合,就青铜器、陶器以及玉帛等文物进行了辨识以及文字辨读,同时还向同学们讲解了更多关于考古工作的知识,使同学们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加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也学习到了校内所不能学到的考古知识。

f4b3235ceb59ac48fab897b56a31d4e

                 湖南博物院中的经典文物藏品


   322日下午,伴随着短暂的天气转阴,同学们来到了湖南大学内的岳麓山脚下,参观考察了岳麓书院及岳麓山上的古建筑、名人墓园等。岳麓山,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顺着山路往山上走,长沙春季的气温稍高,同学们稍有疲累却仍向着山巅出发。一路下来,岳麓山的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等古建筑映入眼帘。站在山巅眺望长沙城,更是感慨历史的流转不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得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更添一分。

   23日,师生一行45人乘坐Z149次列车返回贵阳。在总计五天的实习考察行程中,同学们充满了激情并饱含求知欲,不断向老师和专业人士请教学习。在看了这么多文物后,同学们更加意识到历史学专业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既有的书本知识,更应与历史文化遗产相结合,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在数天的实习考察里,同学们走出教室,走向自然,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充分感受到了“读书增智,实践增知”的乐趣,加深了对历史的真实感受,拓展了学科视野。

 

 图:张洪滨   文:钟登熠  

一审:张洪滨

二审:黄 

三审:徐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