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贵州大学实践

发布者:徐练发布时间:2024-09-14浏览次数:11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下持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文化传播、国际关系的发展以及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譬如2018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021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贵州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形象的建设和传播工作。贵州在此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贵州既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不可或缺的途径点,又是促进东盟更加紧密协作的开放性平台。与此同时,贵州的多民族文化、独特的地域风情和丰沃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多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和有效参与。而以贵州大学为代表的贵州国际中文教育则有机融入国家形象建设工作之中,富有创新性和创造性地面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为我国高校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提供了重要助力,并贡献了多样化的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和极具本土化的国际传播经验。

讲好中国故事,贵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从友好共生的目标出发。贵州大学与本地的民间团体、社区、博物馆以及周边高校与国际组织等合作,共同推广中文教育,建立中文学习和使用的生态系统。比如20248月期间系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贵州大学与西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东盟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行;由上海交通大学与贵州大学联合主办的“2024‘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在贵阳“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由贵州大学主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贵阳举行。在该会议现场签订了《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贵州大学与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关于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协议》,同时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也表示将持续加强本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优化国际中文教育顶层设计等……

讲好中国故事,贵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从有形有感的形式出发。比如在教学中融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情教育,合理使用如《中国文化要略》《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外国文化史》等教材资源,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兴趣,多维度提高他们的中文水平。又如多元化开设有地方特色的中文学习课程:《贵州民间文化和生活》《品味贵州》《人文贵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同时在课外活动方面也科学融入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让在校来华留学生有机参与到如“传统文化节目或展览”、“文化出游及考察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系列活动之中。譬如20245月,贵州大学12名来华留学生前往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云顶小学开展乡村振兴活动。来华留学生们与当地乡村小学的小朋友一起唱歌、游戏,互动交流。增进了中外学生彼此间的理解,加深了双方的友谊。这样的交流形式促使了来华留学生从情感层面上更加理解、接纳与记忆“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贵州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从繁荣美丽的内容出发。对于课程内容的主题选择以及校外文化交流的活动举办,贵州大学除了讲述文化名人、知识分子、科技专家等精英故事外,还专门挑选了系列大众故事和草根故事,尤其讲述各行各业的普通中国人的美好故事。同时,不仅在对于来华留学生的课程培养中突出这样的地方特色,而且将他们带入时下贵州地方的乡村振兴现场中去,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机勃勃。比如在20244月,应榕江村超组委会邀请,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了来自38个国家的120名留学生参加了贵州村超超级星期六足球之夜比赛,沉浸式体验村超的魅力,更加深刻感受到了以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友好与亲切。如此,贵州大学通过直接参与普通人为地方促发展的实践,能全方位的感受中国人民的生活、梦想和追求。这样不仅可以传递人文关怀,还能拉近与来华留学生等世界人民的情感距离。

在全球化背景下,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构建,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及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持续加强国际教育等方式的国际交流。贵州的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可见,贵州大学等高校场域的本土化教育方式的开展,使得来华留学生等国际友人通过课程学习与活动参与、文化交流和故事分享,可以增进与其他国家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国际友谊与合作,减少误解和偏见。正是因为中国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可以教育和启发国际社会,对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民族学硕士点·讲师 龚卿民)

   本报告受到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写作机制资助项目国际中文教学课堂的中华优秀文化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23YHZX1015)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