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工作坊第四期学术论坛在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举行

发布者:徐练发布时间:2024-09-29浏览次数:11

2024923日下午,在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201会议室成功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工作坊第四期学术论坛。

文本, 信件  描述已自动生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工作坊第四期封面(刘欢歌制)

本期论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贵州实践”为主题,邀请了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主任杨正文教授;《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执行主编,博士生导师黄旭东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张中奎教授;凯里学院民族学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谢景连教授作为学术论坛主讲人。来自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的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了此次学习交流与讨论,就共同关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贵州的学术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由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闫玉教授主持。

会议室里的人们  描述已自动生成

(论坛现场  潘家佳摄)

论坛开始,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院长郭红军教授致欢迎辞。郭院长特别表达了对四位学者的热烈欢迎和真诚的感谢,期望与会师生认真享用这场丰盛的学术大餐和精神盛宴,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图片1

(郭红军院长致辞  潘家佳摄)

西南民族大学杨正文教授分享的主题为《村落共同体与西南多民族村落共生逻辑探讨》。杨教授首先对村落共同体概念的内涵以及村落(社区)社会的研究进行了学术梳理,包括何为共同体、村落是否是共同体等问题。然后重点探讨了多民族共居村落的生活逻辑: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以《黔南识略》为例,指出汉苗共处(居)是历史上自然而然形成的,并归纳了西南多民族共居村落的四个类型,即两个民族互嵌共居型、三个及以上互嵌共居型、多元信仰型、多民族比邻而居的小区域型。最后,从人口占多数民族的文化规则主导、族性文化规则与村落超族性规则兼容和小区域同一性规则与族群差异兼容三个方面探讨了民族互嵌共居的生活逻辑。认为各族人群面临相同的自然和社会生境,形成共同的社会诉求和生活方式,那些保障共同生活和社会秩序稳定的族性社会文化规则被重构为地缘性规则;“大一统”的国家制度、文化理念、通用文字传统及现代民族平等政策等先后与地方社会文化传统互动,生成新的整合机制,强化了超越单一族群的小区域共同体的凝聚。“中华文化”正是由若干这样超越族性的小区域共同体连缀而成,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文化基础。

(杨正文教授  潘家佳摄)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编审、博士生导师黄旭东研究员演讲主题为《学术期刊编辑视角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黄旭东研究员分别从判断优秀期刊论文的标准和编辑者视角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首先他提出了判断优秀学术论文的六大标准:1.论文信息量要大,具体表现在文字表述、知识生产和传播交流三个方面。2.论文要有学理性,注重学科范式。3.论文要有问题意识,强调问题是主题与议题的具象化。4.论文要有方向感,重视当代实践以及与中国现实相结合。5.论文要有思想性。6.写作(论证)逻辑要清晰,具体表现在解释句、背景、问题、文献梳理、观点、论证和结论上。关于在编辑者视角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黄老师认为学者应该重视研究方向性问题,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政治性;其次还要重视党的重要论述和文献的梳理和阅读,以及主要学者的研究;此外还要注重概念谱系和逻辑起点的研究追溯;最后要关注理论渊源。

一群人看着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前  描述已自动生成

(黄旭东研究员  潘家佳摄)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张中奎教授分享的主题为《“苗疆再造”与铸牢国家意识的历史经验》。张教授首先从理论和思想渊源论述了国家认同这一观念,从而引出传统中国“一点四方”的华夏王朝模式建构与“夷夏之辨”的思想渊源,指出古代夷夏双方表现出共同的文化认同意识,这也推动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融合,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基础。随后提出清王朝的“天下共主”民族观及其对“夷夏之辨”的驳斥,指出汉文化中心主义等“夷夏之辨”极端派是对少数民族政权合法性的挑战,而清王朝从事实到观念一步步形成“天下共主”,巧妙回避“夷夏之辨”,有效整合众多汉族儒生思想、强化大众国家认同以及广泛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之后分别从国家认同内篇与国家认同外篇两种角度,对内阐述了清王朝建构“天下共主”“帝王赤子”理念,将清王朝境内诸多族群一视同仁当作“赤子”,进行“苗疆再造”,从而抵制驳斥“夷夏之辨”、使开辟苗疆的军事行动合法化,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强化各族人民的向心力与国家认同;对外清王朝用“夷夏之辨”将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视为“外夷”,以“中国中心观”来解释所处世界。最后张教授进行总结并指出,儒家主张的“夷夏之辨”从文化进行区分,有助于推动华夏族和“夷”的文化融合,促进各族群共同进步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夷夏之辨”极端派则不利于多民族国家“大一统”局面形成。强调我们要从中吸取历史经验、铸牢国家意识。

 (张中奎教授    潘家佳摄)

凯里学院民族学专业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谢景连教授分享的主题是《“插花地”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谢教授首先从地湖乡概况、历史、类型、国外插花地的典型案例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介绍,使大家对于插花地进行了解。其次深入介绍了明代贵州官员对插花地认知与整饬,在这一背景下列出了周瑛、萧端蒙、杜拯等官员对于插花地的重要性价值认知,而后来的乾隆年间到光绪年间的对于插花地清理拨正也不断进行,却因阻力大而搁浅。后民国期间也曾对插花地进行清理,但最终插花地这一区域共同体仍得以幸存。随后谢教授提出地湖插花地与区域共同体型铸,指出作为全方位互嵌的典型代表,地湖乡有力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案例,并讲述了一系列民间传说,从族源、社会、地域等不同方面认同展现了地湖乡区域的共同体基础以及其意识的不断强化。最后,谢教授总结了地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四种做法,指出地湖乡主体人群基于文化标识形成一致的族群认同,并在空间、社会等全方位互嵌,不断增进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谢景连教授   潘家佳摄)

在论坛交流环节,同学和老师畅所欲言。各位教授热情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如何进行研究主题选题、选择研究主题地点的原因以及对于民间传说不同版本的解读归纳等等问题,积极鼓励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深入调研,有问题意识地去研究,从本身的意义去理解不同问题。

 

(师生发言   潘家佳摄)

(论坛合影   刘广琴摄)

本次论坛由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和贵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共同主办,贵州大学西南民族文化走廊研究中心协办,是贵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工作坊的第四期论坛。本次工作坊旨在以贵州实践为主要案例,深化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审:周 尧

二审:马国君

三审:徐 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