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校地同心促振兴|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党委赴松桃乌罗镇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暨社会实践队送岗活动

发布者:徐练发布时间:2025-08-01浏览次数: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精准对接基层需求,2025  7  20 日至 26 日,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徐练,副书记雷方俊,学生科辅导员张月,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苟军,专程赴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调研,看望慰问学院驻村干部张洪滨老师,并同步护送“护苗乌罗”社会实践队下沉基层,以实际行动架起校地协同发展桥梁。


慰问驻村干部,传递组织关怀

         抵达乌罗镇后,学院党委与驻村干部张洪滨老师深入交流,详细询问其在新民村的工作生活情况、驻村帮扶进展及当前面临的难点问题,对张洪滨老师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奉献精神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叮嘱他在开展帮扶工作时注意自身安全,鼓励他发挥专业优势,找准校地合作切入点,助力新民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此次慰问不仅为驻村干部送去了学院党委的温暖与支持,更坚定了其扎根一线、履职尽责的信心与决心。


2edfab968dc18f723eb84aa7c1fa9b2a


深化校地座谈,精准摸清需求

          720日,学院党委以“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实践”为目标,组织召开校地共建座谈会。会议由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张洪滨主持,乌罗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向万成,新民村党支部书记杨胜刚,新民村党支部副书记余国军,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洪滨,学院一行4人共同参会。会上,双方围绕基层党建提质增效、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镇、村两级负责人

详细介绍了乌罗镇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现状,重点反映了未成年人成长教育资源短缺、集体经济发展面临技术瓶颈等实际困难。学院党委认真记录需求清单,为后续制定精准帮扶方案、开展靶向服务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实现“听真话、察实情、解难题”的座谈目标

 

46d2d041615aa84f651c9a4219ddf698


走访支柱产业,助力集体经济

         为切实服务乌罗镇集体经济发展,学院党委工作专班在镇、村负责人陪同下,前往当地集体经济支柱产业乌罗镇生态养鸡厂(友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厂里面的生产状况,产品销售渠道及市场竞争力等情况。针对前期反映的防护物资短缺的问题,学院党委多方筹措,在校医院的支持下向养殖厂捐赠 3 箱防护服及配套防护用品,以“急基层之所急、解产业之所难”的务实举措,为合作社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得到镇村干部及合作社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

ad9dc34819387dd33408d75eb5725d6b




护送实践队伍,延伸育人链条

         为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学院专门组建了“护苗乌罗”暑期志愿服务实践队,结合专业优势,在张月、张洪滨老师指导下,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乡村文化宣传等服务。在此期间,实践队将课堂所学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同时积极配合驻村干部工作,助力新民村解决实际需求,让青春力量在基层一线绽放光彩。

 



          此次乌罗镇之行,是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党委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慰问驻干、座谈问需、产业帮扶、护送实践”四维联动,既为基层解决了实际困难,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实践平台,进一步完善了“校地协同、党建引领、精准帮扶”的工作机制,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高校动能。

 

     一审:张 

     二审:雷方俊

     三审:徐